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东汉末年隐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扩展资料:后世为了纪念司马徽,建立了水镜庄水镜庄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南。
东汉后期,颍川战乱频繁。司马徽为避战祸,辗转客居荆州刘表治下的襄阳城。南漳水镜庄的有关记载最早见于乾隆《襄阳府志》。
1954年,县政府曾拨款维修。“文革”中,“水镜祠”和司马纪事碑被拆毁。1981年复修水镜祠,1985年复修荐贤堂,再现清代水镜庄风貌,并且成为襄阳境内遗留唯一纪念司马徽的古代建筑。
如今的水镜庄风景宜人,游客如织,成为人们凭吊前贤、感受三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景点。
司马徽为什么被世人称为“水镜先生”?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位军事天才,但很少有人知道诸葛亮得到如此成就,其背后有一位比他更厉害的高人,他就是司马徽。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仅出现两次,人们对他的印象大概就是她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以及庞统,因此就有朋友好奇司马徽的水镜之称是如何得来的,这是因为司马徽学识渊博,但富有识人之能,看事物如水一般透彻,因此被称为水镜先生。
首先,司马徽是东汉时期的隐士。
司马徽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其为人清高,学识渊博,拥有知人论世之能,凡是被他点评过的人都能够身价倍增,因而司马伯乐的美名传遍长江流域地区。当时庞统听闻司马徽的美名而前来拜访司马徽,两人不分昼夜地相交而谈,使得庞统的名气变得更广。后来刘表斥巨资建设学校,司马徽应邀前往荆州出任学官,培养出向朗、刘廙等名士,随后刘备依附刘表的时候慕名来拜访司马徽,并诚心诚意邀请司马徽出山,但最终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在一定意义上司马徽可以说是三国故事的推动者之一。然后,司马徽因为看待事物非常透彻,如水一般,因而被称为水镜先生。
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次数不多,因此很多人都会对水镜先生这个称呼有所疑惑,其实这个名称是庞德公所起的。根据史料记载,司马徽定居襄阳的时候和庞德公隔水相望,司马徽非常敬重庞德公,而庞德公也非常欣赏司马徽的才能,两人亲如兄弟。我们都知道,司马徽以学识广博,乐善好施而闻名,不仅毫无保留地向世人传授古文经学,举荐贤才给明主,更是有仁者的风度,在乱世之中一直都归隐世外,无心出仕,看待事物如此透彻,庞德公便将司马徽称为水镜,因此便以水镜先生而扬名天下。
最后,司马徽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但为人淡泊名利,因而得到世人的尊敬。
水镜先生是谁?对刘备有何贡献?

水镜先生,本名司马徽、字德操,襄阳隐士。欲说司马德操,必须先讲庞德公,要讲庞德公就要谈朋友圈。
每一个人都有朋友圈,朋友圈有高低、贵贱之分,高明之人有高人的朋友圈,低俗之人有低人的朋友圈;官宦有钱之人有尊贵的朋友圈,市井贫苦之人也有市井朋友圈。
东汉末年,襄阳有个高明之士朋友圈,群主是庞德公,副群主是司马徽,卧龙诸葛亮、凤雏庞士元、徐庶徐元直、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等人,皆是圈中之人。水镜先生是三国时代的名士,姓名为司马徽!跟许多隐世的名士一样,司马徽也有很多朋友,他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他自己则被庞德公称为"水镜",故自号水镜先生!一个真正的隐世,世人是不会知其名,了其行的,水镜先生虽自己归隐,但他还是关心天下大事,谈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水镜先生看重刘备皇叔的身份,故想在乱世之中助刘备一臂之力,他自己当然不会下山辅助刘备,那毕竟有损高人之行。于是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两人:诸葛亮号称卧龙,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庞统号称凤雏,曾与水镜先生桑下论道,被评为南州士子之首。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刘备两人皆得,但终究只能三分天下,蜀汉还是三国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
后来人们将徐庶的话补充完整,也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子初是指蜀中名士刘巴,孝直是指蜀中名士法正,这两人先后死去,故汉室不兴,魏祚代之。水镜先生曾在诸葛亮出山时,点评了一下: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可见水镜先生早就知道时势不在汉,故不亲自下山辅助刘备,以免清名受损。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姓甚名谁?

司马徽,字德操,道号水镜,人称水镜先生,颍川阳翟县(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生平据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引用东晋人习凿齿《襄阳记》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
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
曹操得荆州后俘虏了司马徽,本想委以重任,司马徽却病死。司马徽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别人跟他说话,不管好事坏事,通通说好。有人问他平安吗?他回答:“好。”有人对他诉说儿子死了,他听了回答说:“很好!”妻子责骂他说:“人家是认为你有德行,才愿意把这事告诉你,为什么听到别人家死了儿子,你反而说很好呢?”他回答说:“像你所说的这些话,也很好呀!”李瀚《蒙求》诗曰:“司马称好。
”今日的“好好先生”,典故便从此出。逸事《董正别传》里记载了几个关于司马徽的小故事。第一个是有人丢了一头猪,跑到司马徽家说司马徽家的一头猪是他的猪,司马徽便把那头猪推到那人面前让他牵走,过了几天,丢猪人的猪回来了,他急忙将司马徽的猪送回给司马徽并磕头谢罪,司马徽不但没有责骂反而感谢他把猪送了回来。
第二个是有一次刘表的儿子刘琮去见司马徽,在司马徽家看到一个种地的于是刘琮让从人去问他司马徽在哪,而这个种地的正是司马徽,他答道:“我就是”,但是从人不信大骂:“你个种地的也敢自称是司马徽”,于是司马徽回到家梳好头穿好衣服后再来见刘琮。曾著作关于运命和历数的作品。日后被孙吴官员刁玄出使蜀汉时带回吴地,这些著作在江东被更改作为宣传吴末帝孙皓统一天下的预言书。
三国演义颐和园长廊彩绘:三国演义故事,刘备路访水镜(草庐中为司马徽)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国演义·第37回)以及演义第35回的内容来看,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是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
标签: 其屋内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