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测】作为一台由专业竞技游戏设备品牌推出的笔记本电脑,Razer Blade秉承了Razer始于玩家赋予玩家的核心理念,在不以价格为导向,专注游戏用户真实使用体验的企业文化中,Razer Blade以2499.99美元的高价在美国上市,其专为游戏用户设计的特殊触控板,吸引了大批游戏发烧友的眼球。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对于国内的用户来说,Razer Blade是一款只闻其声未见真身的游戏笔记本,虽然已经推出一年多的时间,但Razer Blade始终没有在国内上市,真正体验过Razer Blade的人非常稀少,那么如此昂贵独特的笔记本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接下来我们通过评测了解一下。
Razer Blade初印象:确实很轻薄上面的这段视频来自于Razer官方网站,其中Razer CEO Min表示,目前性能强大的游戏笔记本太过沉重,用户携带起来非常不方便,而机身小巧便携的笔记本,在性能上又无法达到游戏用户的要求,它们更适合日常办公使用,而Razer致力于打造一款既轻便又具有高性能的游戏笔记本,它就是Razer Blade。
▲Razer Blade非常轻便正如Min所言,Razer Blade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纤薄,作为一款17.3英寸的游戏笔记本,Razer Blade的厚度仅为22mm,只比英特尔超极本标准厚度厚1mm!是传统17寸游戏笔记本的三分之一!▲Razer Blade适配器也很小巧不光是机身厚度,Razer Blade在重量上也进行了优化,它的裸机重量为3kg,是一般17寸游戏本的一半,而且它的适配器体积小和重量也远远小于普通17寸游戏笔记本,长条形超薄设计加上纤薄的机身,要比一般高性能游戏笔记本轻便不少,但是427×277mm的面积还是非常巨大的,普通15寸电脑包装不下Razer Blade,选购电脑包的时候需要注意。▲Razer Blade在整体外形设计上,Razer Blade的形状和苹果MacBook有些相似,方方正正简简单单的机身四周边缘具有一定弧度,看上去比较轻松具有亲和力。全黑金属机身中央设有Razer Blade绿色的LOGO,再加上LOGO两侧对称的类似恐龙脊梁的两道隆起,让Razer Blade看起来相当霸气。▲Razer Blade把顶盖掀开以后,Razer Blade屏幕和键盘面同样以黑色为主,整个设计极为简约,没有过多的装饰,这让配备一块17寸液晶显示屏Razer Blade看起来非常轻盈,完全没有普通17寸笔记本笨重的感觉。
小结:外形设计确实很霸气,机身相当轻薄。Razer Blade机身细节与接口◆顶盖部分▲Razer BladeRazer Blade 顶盖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全黑的顶盖中央一枚绿色的Razer LOGO非常抢眼,特别是在开机以后,这枚Razer LOGO会渗透出静谧的绿色光芒,在昏暗的环境下格外引人注目。◆屏幕部分▲配备17.3寸液晶显示屏相对于台式机20几寸的显示屏,笔记本电脑为了能够装进包里,其的屏幕尺和分辨率都会大幅缩水,不过针对游戏用户推出的笔记本产品为了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通常都会配备17甚至18寸全高清显示屏,Razer Blade也是这样,它提供了17.3英寸1920×1080分辨率雾面示屏。
▲转轴部分外壳是整机唯一一个使用塑料材质机壳的地方在屏幕的正下方边框上,Razer Blade使用黑色的特殊字体印上了BLADE几个字母,顺着字母的位置向下看,就是Razer Blade的转轴部分,由于顶盖、键盘面以及机身底部全都是由CNC工艺制作的一体式金属机壳,所以Razer Blade为了能够获得较好的无线信号,其转轴部分外壳采用塑料材质,并将无线天线安装在这里。▲屏幕最大开合角度偏小虽然Razer Blade转轴部分设计让整机外形更加完整漂亮,但是它也给Razer Blade带来了一点麻烦,那就是屏幕最大开合角度偏小,可调节的余地不多。◆键盘部分▲键盘布局独特相对于传统笔记本的键盘布局来说,Razer Blade键盘面的设计非常独特,它把设置在键盘下方中间位置的触摸板挪到了键盘的右边,上面还配置了10个快捷按键。
除此以外,Razer Blade的键盘布局也和普通笔记本有些不同,它Fn键设置在空格右侧alt键旁边,而不是空格左侧Ctrl键附近。▲键盘背光温润不刺眼就键盘本身而言,Razer Blade采用孤岛式键盘,每个黑色的键帽上面印有精细设计的绿色标识,并且带有绿色的键盘背光,当其点亮时渗透出温润不刺眼的绿光,非常好看。在使用手感方面,Razer Blade的键盘作为一款笔记本上使用的孤岛键盘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和专业的外接键盘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它键盘的键程较短,长时间玩游戏比较容易疲劳。
◆触控板 ▲触控板触控板可以说是Razer Blade最大的亮点,它不光是在位置上突破传统触摸板的设计,而且使用多点触控LCD显示屏作为笔记本触摸板也是前所未有的,同时触控板上方的10个可编辑LCD按键也相当特别,Razer把这套设备称为Switchblade界面。◆接口▲Razer Blade接口全部在左边在接口配方面,Razer Blade相当大胆,它将所有接口设置在机身左侧,机身右侧仅提供了一个锁孔。在接口种类数量上,Razer Blade提供1个RJ45网络接口、1个HDMI接口、1个USB3.0接口以及2个USB2.0接口和1个麦克风&耳机复合接口,整体接口布局比较紧凑,种类和数量也受到机身厚度的限制,比普通17寸大屏游戏笔记本少了一些。◆机身底部▲底部与顶盖一样精细 和顶盖一样,Razer Blade底部机壳同样使用金属材料,它的底板左右两侧风扇处开设有散热孔。
从散热孔部分机壳金属的切削工艺可以看出,Razer Blade做工相当精细,整机制造成本较高,售价很难有降低的余地。小结:整机做工比较出色,注重细节处理,只是接口部分仅提供1个USB3.0有些寒酸,且所有接口都设置在左手边有些拥挤。神奇触摸板Switchblade介绍▲Razer Switchblade用户界面Razer Switchblade用户界面是Razer Blade笔记本最大的特色,它由10个动态自适应可触式按键与具有两种使用模式的LCD显示屏组成(一种模式是当使用鼠标时显示游戏中的信息,而另一种模式能作为具有超灵敏、多点触控的触摸板使用)。▲触控板部分LCD显示画面支持自定义Razer Blade触控板部分的LCD尺寸为4.05英寸,分辨率为800x480,支持最多四点触摸,支持手势操作(点击查看详情),且它上面显示的画面支持用户自定义。
▲默认10个快捷键Razer Blade不仅触摸板采用了LCD,它上面是10个可自定义的按键本身也带有LCD屏幕,其分辨率为115x115,键程2mm,按下按键即可进入相应功能界面,利用10个按键和触屏LCD可实现相应的功能,如播放音乐、收发邮件、观看在线视频等。(点击查看官方说明)▲快捷键与LCD可提供许多附属功能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在国内,像YouTube、Facebook 、Twitter以及Gmail受到一定限制,但其他几个默认功能使用起来非常好用,而且还给我们一种使用科幻片里的高科技设备的感觉。▲目前Razer提供的APP不是很多当然这10个快捷键的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用户可以随意设置Razer官方提供各种应用,且每一个功能都是以APP形式实现,我们可以从Razer官方获得最新的更新,不过目前Razer提供的APP不是很多。▲Switchblade系统中《上古卷轴5》的APPRazer Blade的Switchblade系统界面除了提供各种有意思的应用程序以外,它还为部分游戏开发了相应的APP,利用这些APP可以在触控板上显示游戏信息,上面10个按键对应游戏中部分快捷键。
(官方游戏应用介绍)小结:LCD触摸板和LCD快捷键组成的Switchblade系统界面相当夺人眼球,它集成的各项功能不仅使用起来很有意思,而且也比较实用。整机硬件配置与性能表现其实Razer Blade上市已经有1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Razer Blade也推出了多种硬件配置,我们这次测试的是Razer Blade R2,它搭载英特尔第三代酷睿i7-3632QM四核八线程处理器,TDP为35W,安装有2条Transcend 4GB DDR3-1600内存,配置NVIDIA GeForce GTX 660M独立显卡,采用500GB 7200转机械硬盘+64GB SSD的混合存储模式。Razer Blade R2参数名称参数规格处理器英特尔 酷睿 i7-3632QM芯片组HM77内存2×4 GB DDR3-1600显卡HD4000核心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660M (2048 MB)硬盘64 GB SSD+500GB 7200转HDD显示屏17.3英寸(分辨率1920×1080)无线网卡Inte Centrino Advanced-N 6235有线网卡Realtek 千兆以太网卡笔记本尺寸427 × 277 ×22.4mm价格官方报价2499美元尽管整机硬件配置已经相当优秀,但是和同价位普通17寸游戏笔记本相比还是略低一些,不过Razer Blade超级轻便的机身是它的杀手锏,可以说Razer Blade的主旨并不是一味追求极致的性能,而是在性能与轻薄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CPU性能▲CPU信息Razer Blade配置了一颗英特尔第三代酷睿i7-3632QM处理器,它采用22nm 3D晶体管技术,拥有4个物理核心,支持英特尔超线程技术和睿频2.0,TDP为35W,和那些45W或55W的四核八线程i7处理器相比,更适合用在轻薄型笔记本上。▲CPU性能对比(数值越大越好)在CPU性能上,Razer Blade使用的i7-3632QM确实不如那些体积巨大的游戏本,但是i7-3632QM的性能也不弱,从上面Cinebench R10处理器多线程性能测试得分来看,Razer Blade不仅是厚度22mm笔记本中最强的,而且它的性能在主流笔记本中也处于较高的水平。◆显卡性能▲GPU信息作为一款专门为游戏用户打造的轻薄笔记本,Razer Blade配备了NVIDIA旗下高端游戏显卡GTX系列中的GTX660M,它采用开普勒构架,核心频率835MHz,拥有384个CUDA单元,搭载2GB GDDR5显存,是GTX600M系列中的入门产品。
▲3DMark VANTAGE E模式下GPU得分虽然是款入门级独显,但GTX系列的起点较高,所以和普通家用笔记本、超极本使用的GT系列显卡相比,GTX660M的游戏性能相当优秀,但是和体积硕大的17、18寸高端游戏笔记本相比,Razer Blade为了追求更加纤薄的机身,牺牲了一些显卡性能。▲3DMark VANTAGE P模式下得分▲3DMark 11成绩小结:虽然性能不如体积巨大的高端游戏笔记本,但Razer Blade的整体表现还是相当优秀,特别是在机身如此纤薄的情况下,能够达到这样的性能实属不易。高端游戏玩家体验Razer Blade为了给大家带来最真实的使用体验,我们除了进行常规测试以外,还特别邀请到高端游戏玩家张诚同学亲自试用Razer Blade。▲高端游戏玩家张诚,每天背着Alienware M18x挤地铁张诚同学每天背着沉重的M18x挤地铁10号线上下班,由于全套装备实在太沉,他特意买了2个M18x适配器,这样能够减少一点上班途中的负担。
当见到Razer Blade以后,张诚同学被它酷炫的外形和纤薄的机身所吸引,同时张同学也对Razer Blade的游戏性能提出了质疑,对新奇的触摸板在游戏中的表现产生了兴趣。◆性能不错《战地3》运行流畅,触控板不适合玩FPS在第一项游戏测试中我们选用了支持Switchblade用户界面的《战地3》,在游戏过程中,张同学表示,镜面效果的触摸板表面使用起来有些涩,手指滑动不流畅,使用触摸板玩FPS游戏不现实。▲Switchblade用户界面中《战地3》操作界面除此以外,Switchblade用户界面提供的10个快捷键用起来不习惯,因为这些快捷键对应的功能键盘上已有对应键位,右手在游戏中不会离开鼠标。
在游戏的流畅度上,张同学感觉Razer Blade在玩《战地3》的过程中非常流畅,这说明Razer Blade的游戏性能还是不错的,这么纤薄的机身能够在1920×1080分辨率下达到这样的游戏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上古卷轴5》最高画质稍有卡顿,触摸板将就能玩RPG与《战地3》相比,Switchblade用户界面在玩《上古卷轴5》的时候稍好一些,虽然和鼠标操作有很大差距,但凑活能玩下来。除此以外,张同学还感觉到,在游戏自动侦测为最高画质的设置下,Razer Blade运行《上古卷轴5》时稍稍有不畅,如果画面设置降低到高会好一些。◆《魔兽世界》运行完全没问题,用触摸板玩手会抽筋的在《魔兽世界》的试玩中,张同学认为使用Switchblade用户界面操控比较困难,大家还是用鼠标吧!小结:Razer Blade游戏性能基本令人满意,机身外观设计讨人喜欢,轻薄的设计便于携带,不过Switchblade用户界面不适合玩游戏,但用其他附带应用时相当酷。
续航能力、发热量及屏幕显示效果◆电池使用时间▲电池使用时间在电池使用时间的测试上,我们使用MobileMark 2007的办公模式对Razer Blade进行了测试,其最终成绩为249分钟(4小时9分钟),这样的续航能力略高于同尺寸大屏游戏本在相同环境下平均3小时的电池使用时间。不过对于游戏应用来说,任何笔记本在使用电池时的情况下,运行时间都不会太长,不要指望不插电用Razer Blade玩游戏。◆发热量▲机身表面温度分布 机身如此纤薄的Razer Blade在配置了GTX660M显卡以及35W四核处理器以后,其整体发热量确实让人担心,不过通过实际的使用,Razer Blade的稳定性不错,在室温25℃的情况下玩四五个小时大型3D以后并没有出现黑屏、自动关机等情况,只是机身表面温度有所提升,在这样的室温下会有温热的感觉,没有出现不适的状况。
◆屏幕效果▲屏幕显示效果Razer Blade配备AU Optronics B173HW01 V5 显示屏,屏幕尺寸17.3英寸,分辨率1920×1080,经BM-7测试,其屏幕中心位置色域为78.3%,最大亮度254.3cd/m²,屏幕色彩在笔记本中处于相当优秀的水平(普通笔记本色域为50%,亮度220cd/m²)。同时我们也看到,Razer Blade的TN面板显示屏可视角度虽然不及IPS,但整体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更多屏幕样张▲屏幕存在漏光现象▲亮度稍显不均匀▲样片▲样片▲样片小结:续航时间不算太长,玩游戏肯定撑不住;机身表面温度尚可接受,但。
razer blade什么意思
raz
准备入手雷蛇Razer Blade新14英寸版的不知道8G内存+256G硬盘够不够?
我马上也要买新的电脑了,现在也是四处在看。我是学编程的,平常玩点游戏,看电影之类的。
一开始我看到razer的电脑,很喜欢他的设计,薄又轻,当时头脑发热,就觉得这太适合我了,便携又能玩游戏。
可惜的是blade只有SSD,显卡只有765m,屏幕只有14寸。而且那个价位。虽然我可以直接在美国买,不用担心运费和其他费用的问题,但是起步价都要$1799,blade pro更是离谱,2299的起步价,128gb的ssd,实在是太不值了,性价比极低。
我看了很多评测,散热貌似也不好,一玩游戏温度就很高。这点倒是也可以理解的,毕竟那么薄的机身。之后我又看了msi的GE70 20E,喜欢他的设计,也是薄的。
显卡也是765,但是有17.3寸的屏幕,xoticpc起步价1299。这款的评测不多,所以我也不大清楚,我最担心的就是散热问题了。最后我又看了sager的np8230和np8250, 后者有带灯键盘,可以升780m显卡,还可以装2个ssd和2个硬盘。
重量分别是6.83磅和7.28磅。重是重了点,但是散热肯定是好非常多,要知道blade pro虽然薄,也重6磅多。实在觉得太重,用背包嘛。
总结,razer本来就是靠外设做起来的,blade也是他们推出的第一款笔记本。外表设计看起来都很诱人,就是765m的显卡也没有那么差,但是价格实在是有点丧心病狂,估计是他们设计着电脑的时候透支了经费吧。我觉得blade还是需要几年的磨练和降价才能真正的推广,现在买的人都是冲着牌子去的。我是打算购入sager np8250,重量不是太重,性价比很不错。
如果你还是嫌重,8230应该是最适合的选择。一般我都是在自己的寝室做作业,也不怎么移动,所以7磅还是可以接受的。256g的硬盘在5年前绰绰有余,但是现在随便一个游戏就10g的,256g能放几个? 我也是在美国上大学,光是学校自己的软件都要装好多,256实在是不够。另外,我觉得8gb的内存够了,不需要再高了。
现在系统都装win8了吧? win7的话,最多10g吧。
雷蛇是哪个国家的牌子
雷蛇是美国的牌子。雷蛇(Razer)是游戏设备品牌之一,1998年由CEO Min-Liang Tan和Robert "Razerguy" Krakoff创立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2017年11月13日,Razer雷蛇宣布成功于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主板上市,发售股份已于同日起正式开始在主板交易,联交所股票代码︰1337。
2021年10月,雷蛇就发布了搭载Window 11操作系统的游戏本新品——Razer Book和Razer Blade 15 Advanced。12月2日,雷蛇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中称,要约人及本公司各自的董事联合宣布,2021年12月1日,要约人要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呈建议,根据公司法第86条以协议安排方式将本公司私有化,建议撤销雷蛇的上市地位,并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2022年1月6日,雷蛇发布了联合Fossil打造的RazerXFossilGen6智能手表。该产品采用圆形44mm表盘,运行谷歌WearOS系统,支持WiFi、蓝牙5.0、GPS、NFC 等。
2月,雷蛇推出了和LPL官方的联名限定款。7月27日,Razer发布了三款机械键盘新品:V2、V2 Pro和V2 Pro Tenkeyless。8月22日消息,游戏公司世嘉宣布与硬件厂商雷蛇合作,推出Xbox授权的索尼克主题手柄。
Razer blade pro停产了
没有进行停产,只是进行了升级。雷蛇(Razer)的这款雷蛇RazerBladePro172016版(512G)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与好评。
大厂出品精心打磨的笔记本,每个细节都精雕细刻,让你感受到何谓工匠精神。
雷蛇已宣布对Blade17进行更新,其中包括1080p、改进的性能以及许多其他小改动,使其成为您可以购买的最佳中的竞争者。在外观上,RazerBlade17保持不变。它仍然有一个17英寸的屏幕,有很多显示选项,从1080p360Hz一直到4K120Hz。主要的性能差异来自新的处理器和图形改进。
雷蛇的历史发展
1999 年,带着游戏传奇色彩的 Razer Boomslang 鼠标在历经大量研究探索之后终于隆重面市。Razer Boomslang 鼠标得到专有光机技术的武装,其精确度最高可达到前所未有的2000 dpi,而其他鼠标的精确度充其量不过 400 dpi,因此,Razer Boomslang 鼠标的精确度高达其他游戏鼠标的五倍。
它在云淡风轻中走来,一路波澜不惊,当时,Jonathon “Fatal1ty” Wendell、Sujoy Loy 等全球顶级职业游戏玩家都欣然采纳 Razer Boomslang 作为其游戏鼠标。
仅在两年之中,就有超过 100,000 只 Razer Boomslang 鼠标在圣诞节前出售。当 Razer 雷蛇意识到游戏玩家同样需要一流的定位音频和鲜活的声效时,它的剑锋着次指向了音频领域,并推出了 Balrakuda? HP-1 耳机和 AC-1 声卡。继 Balrakuda 推后不久,Razer 在 2006 年年末之前推出了Razer DeathAdder? 鼠标。DeathAdder 具备 3G 红外传感器、1800dpi,其速度比传统鼠标快 2.25 倍,此外,该鼠标的响应时间为 1000HZ/1ms,并有 5 个可自定义的按钮。
差不多在 DeathAdder 面市的同时,Microsoft 和 Razer雷蛇 决定共同开发并以联合品牌方式打造 Microsoft 的下一代游戏外围设备,最终成果包括Microsoft|Razer Habu 游戏鼠标和 Microsoft|Razer Reklusa 游戏键盘。2007 年春季,Razer 和 THX 宣布合作开发下一代音频产品,进一步丰富和扩充游戏玩家的产品阵容。通过此次合作开发,Razer Mako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CES 2007 上面市,并获得《Wired Magazine》(有线杂志)的最具创新性的 CES”(Most Innovative of CES) 殊荣。
Razer Mako 别具一格,采用创新型的向下发射式设计,消除了因“桌面反弹”现象引起的失真,从而营造了丰富圆润、且具备宽广而一致的响应特性的全方位音场。毫无疑问,Razer堪称专业游戏外设领域的顶级品牌。虽然我们在技术、设计和人机工程学方面均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但我们并没有自满自足、固步自封,相 反,我们以游戏玩家为念,正在研发其他拳头产品和外围设备,以便籍此将竞技优势添加到无愧于 Razer 雷蛇的游戏体验中去。
拥有高端游戏外设制造经验的雷蛇于2011年8月末发布了型号为Blade的笔记本电脑产品,此款产品面向游戏玩家。配置方面Razer Blade笔记本采用17.3英寸屏,厚度为0.88英寸,重量为6.97磅(3.16千克)。Razer Blade笔记本采用了Razer可更换用户界面,10个触控按键可快速实现游戏指令,设置在键盘右侧的小尺寸LCD屏幕包含两种模式,其中一种可分析游戏中的信息,另一种模式在游戏中可作为多触控面板使用。
Razer Blade笔记本采用酷睿i7-2640M 2.8GHz主频处理器,配置8GB内存。17.3英寸屏幕分辨率为1920x1080。,配置NvidiaGeForce GT 555M2GBGDDR5显存独显。采用7200转320GB硬盘。
带有高清摄像头。外形大小为16.81 x 10.9 x 0.88英寸。除此之外,Razer Blade笔记本还带有60Wh电池,带有USB 3.0接口。支持802.11 b/g/n无线网络协议。
Razer Blade笔记本将于第四季度上市,售价为2799.99美元。2013年,雷蛇将原razer blade命名为razer blade pro并发布新版,同时发布14寸16.6mm超薄游戏本命名为razer blade。兼具便携与游戏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同时雷蛇笔记本国行首次在京东开卖。
标签: razerblade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