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能收款。 央行原话是:“从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禁止用于经营性服务!” 这个禁止指的是截图保存发到网络上去远程收款。
但是具体怎么实施 还是到那时候才清楚,还没到3月呢,先别操心,总会有办法的。
我们现在收款,只需要将二维码给客人扫一扫就完成了支付,但3月1日后就不行了。央行会根据我们的收款金额、频率等因素,来判断我们是否具有经营特征。一旦我们被判定为商户,我们这个收款码,客户扫码将无法完成付款。如果一定要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有个办法是加好友,通过微信转账或红包的方式完成付款。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增加了交易环节,影响了效率;优点也很明显,一旦加上微信,等于建立了跟客户的沟通渠道。 应该说的是禁止个人收款码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吧?包括自行打印的收款码,但是直接拿出手机出示收款码是可以进行收款的行为,这属于面对面的收款行为。即使不能远程收款码交易,也可以采用转账、红包这些交易方式啊。
小商贩一样可以用吧。就是不能远程用动态。也可以申请商业收款码 这个没必要操心,有国家处理,微信不行用人民币吗,咱们之前不就这样吗不能收款的是个人静态收款码,经营用商业收款码并未受到限制2022年以后开始不是微信支付宝不能收款了,而是个人不能使用静态收款码了。
这对于我们个人其实基本没有影响,但是对于那些小商小贩影响确实不小了,因为这意味着以后再要想像以前那样收款就必须办营业执照了。
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将受限,具体会如何调整?
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将受限,具体会如何调整?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自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的本人收款码不可用以经营性收款。
依据央行上年10月公布的《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本人收款码将不可以用以经营,《通知》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宣布实施。
在专业人士来看,《通知》将促进线下推广个人工商户从本人收款码向商户收款码转移,而在这里一环节中,支付宝和微信或遭遇着被分离一部分“传送数据”商户的状况,一部分商户或转为线下推广技术专业收单业务服务项目组织。第一财经新闻记者注意到,现阶段,好几家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组织在积极主动营销推广本身的汇聚收款码,以期占领市场。但还有看法称,预估并不会发生很多转换格式及销售市场总体收费标准室内空间提高的状况,在其中的重点在于怎样考量“具备显著经营主题活动特点”,现阶段销售市场正静候有关标准规定的颁布。《通知》要求,针对有着显著经营主题活动特点的本人,条形码付款收款服务项目组织应该为其给予特邀商户收款条形码,并参照执行特邀商户相关管理规定,不可根据本人收款条形码为其给予经营主题活动有关收款服务项目。
“对于危害多少,关键也是看怎样辨别具备显著经营主题活动这一特点。”一位第三方支付杰出从业人员对新闻记者称,现阶段还没有有关实施方案颁布,可能是依照日买卖订单数和额度来明确,但本人收款码应用并不会彻底受到限制。据统计,收款码关键分成本人和经营用收款码,《通知》是规定商户给予微信、支付宝经营性二维码,之后不能用本人二维码收经营性收款,但用以非经营的本人收款码仍可常规应用。
腾讯在线客服在回应新闻记者有关3月1日起本人收款码是不是可以持续应用时也表明,依据qq钱包企业与监管机构的交流和对新政的了解,3月1日以后,本人收款二维码仍可持续应用,在其中一部分具有显著经营个人行为的客户需按规定更新为经营收款码,显著经营个人行为的规范监督机构可能在最近发布,且服务平台会在客户更新前保存一段时间做为缓冲期。如合乎更新规范,微信收款小助手将下达消息通知,未接到通告的客户本人收款码不容易遭到危害。支付宝在线客服也对新闻记者称,“大家一直在积极主动深入分析管控的有关规定。
依据我们与监督机构的交流和对新政的了解,3月1日以后,支付宝本人收款码仍可持续正常的应用,在其中具备显著经营个人行为的本人收款码客户,需按规定开展更新。”支付宝在线客服还表明,待监督机构发布“有显著经营个人行为”的确认规范后,可能对必须更新的本人收款码客户,在“商家服务”主页等显眼部位开展提示和正确引导,并会预埋一段时间做为缓冲期。未接到通告的客户,可持续正常的应用本人收款码,不容易遭到危害。
央行先前曾表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经研究制定相关规范。新闻记者认识到,有关规范或将于最近公布。业界的的共识取决于,严禁本人收款码用以经营性收款,可合理避开潜在的风险性。国泰君安非银团队剖析称,当今普遍现象个人工商户根据本人收款码开展经营性收款,导致买卖特性搞混,交易信息失帧,风险控制阶段无法把控。
严禁本人收款码用以经营性收款,可合理鉴别本人收款和经营性收款,从而开展系统性的风控管理,避开潜在的风险性。实际到实行方面,中金公司表明,将来三方支付平台或根据数据分析的技术来分辨客户是不是具备显著经营特点,限定本人收款码的使用期、收款频次、买卖额度等。那样既能确保本人收款条形码在一定区域内仍被用以普通百姓平常生活中的本人小额贷款收款,也有利于操纵本人收款条形码的安全风险安全隐患。
微信3月1号不能收款了吗?
2022年3月1日起,微信和支付宝不可以用于个人经营收款,但是可以补全自己支付宝或微信的商户信息后,就可以继续使用收付款功能了。这里以支付宝为例,为大家演示如何补全商户信息,打开支付宝进入主页面后点击【收付款】。
点击进入【二维码收款】。
点击【商家服务】。点击右上方小齿轮图标。点击商家名称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不是很震惊,是不是真的以为微信不能够付款了,现在很多人都是使用微信支付的,如果不能够使用就会为自己的支付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其实并不是微信真的不能够付款了,个人是能够付款了,对一些日常的收款是没有什么限制的,你能够放心使用。微信最新消息的具体情况(当然是对于收款码来说的,像是个人的转账之类的是没有限制的):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人工银行关于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行2021/259号》显示说明,个人使用者是不用担心自己首付款的使用情况的,只不过是有一些限制。
1.个体有限制,但一般个人一天的使用情况是不会超的,能够让你正常使用;2.这个规定其实限制的是一些没有营业执照的小摊贩或是店面老板,因为现在很多地方的小摊贩以及某些店面是没有营业执照的;3.这个规定只针对一些静态收款码的使用(一般都是使用静态二维码来收款,次数一天多达几十次更甚至上百次就代表是在经营了);4.当然,如果你想要没有限制的使用,你就需要去进行商户的认证就能够让你继续没有限制的使用了。
3月1号不给微信支付宝收款怎么回事?

2022年3月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将不能作为经营收款!同时,个人存取现金5万以上,需要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一、重磅!3月1日起,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收款!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公告:其中提到,条码支付也被纳入监管,对个人收款条码的使用规范作出具体规定,并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划重点:1、限制个人收款码远程收款(收款码线下面对面没被禁用)。
2、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收款。
3、收款条码要制定分类管理制度,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有经营活动的划入特约商户范围;文件要求2022年3月1日起,1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1个特约商户。此外,限制个人收款码远程收款(主要针对频发的跑分、赌博、电炸等违规行为);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收款;收款条码要制定分类管理制度;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有经营活动的划入特约商户范围。综上,该文件一定程度上加强支付监管以及商户入网管理,能够很大程度的规避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合理合规展业,才是正确之道。
支付不易啊,且行且珍惜吧!二、3月1日起,个人存取现金5万以上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联合印发《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文件中重点:1、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2、个人办理现金汇款、票据兑换、实物贵金属、购买金融产品等一次性交易单笔5万元以上,需登记资金的来源。
3、非账户开户机构内购买基金等金融产品一次性交易单笔5万元以上的,需登记资金来源。对此,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实施1号令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遏制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资金安全和利益。不会影响居民正常现金存取款业务。
正常情况下,金融机构不需要客户填写信息或者提供证明材料,金融机构在简单询问了解后即可直接为客户办理现金存取业务并登记相关情况,只有发现交易明显异常、有合理理由怀疑交易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才会向客户进一步了解情况。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指导金融机构制定实施细则,在认真履行反洗钱义务的同时,要严格执行最少、必要原则去了解登记客户信息,不得增加客户负担。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等现金使用较多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