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什么族人?
说到客家人我们就会下意识把他们误解为少数民族然而中国56个民族中却并没有客家这个民族。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认为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客家人吧!
其实客家人就是汉族人。客家是南方汉族十分独特的一支是汉族的重要民系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在大陆地区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和江西、四川、广西等地区特别的是客家语在东南亚等地也是这些国家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世界约有8000万客家人其中国内大约有5000多万人国外大约有3000多万人。因此客家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那么"客家"这个称呼是怎么由来的呢?直到现在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给出准确的解释众说纷纭。但是从字面上来说"客家"就是"外来移民"的意思这种形容十分的形象因为客家人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的总共经过了6次大规模的南迁而小的迁徙更是不计其数。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时期是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秦始皇嬴政一统中国后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从闽粤赣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7年后秦始皇再派50万人南戍五岭。秦朝亡国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西晋末期的永嘉之乱和东晋的五胡乱华时期是客家人的第二次大规模南迁。为了躲避战火的摧残部分中原人民迁入闽粤赣边区。
唐朝末期的黄巢起义时期是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规模南迁。安史之乱的时候大唐的土地上生灵涂炭迫使大量的中原人民南迁。唐朝末期的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人民南迁。但此时也正是客家语的萌发时期。
宋室南渡及宋朝末期是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规模南迁。宋朝末期客家人参加了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活动抗元失败后元军南下讨伐客家人一路逃亡逃亡至海南岛。
明末清初时期是客家人的第五次大规模南迁。由于生活在闽粤赣的客家人人口急剧增加再加上满族人入侵中原所以客家人向川、湘、桂、台等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
太平天国时期是客家人的第六次大规模南迁。
太平天国运动是由客家人为主体领导的运动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为了避免被清朝统治者杀害很多客家人改名换姓、逃往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门、厦门和海口一带有的被迫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等国家从事苦役劳动。
在这一时期客家人由中国迁至世界各地客家人因此在全国各地分布。
客家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客家人经历的6次大规模南迁有着重要的关系。在经过数千年的迁徙演变后大约在南宋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文化形式。
因此经历了数千年的洗礼客家文化被称为古汉文化的活化石客家语言也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例如说客家话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客家话中"我"用"吾"来表示"你"用"尔"来表示。
为什么说客家话就是畬语其是一种南方山区土著方言?
大错特错!这个问题根本就是无知的表现!
众所周知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客家话就是保留比较完整的中原古音汉语!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唉不想跟无知的人说话!
荣昌客家来源?
客家人在荣昌的“前世今生”
走进坐落于盘龙镇的荣昌客家新村不觉眼前一亮。虽然是徽派特征明显的建筑但整洁的街面统一格调的建筑宽敞的道路绿化极佳的花园无一不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愉悦。这是盘龙镇重点打造的客家新村新村的建设说它具有划时代意义毫不为过。
客家人这是汉民族一个特殊族群他们原在北方在经过六次大的南迁运动后“客家人”便有了这个称谓。这六次南迁依次是秦始皇时代、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北宋南渡及宋末时期、明末清初时期、太平天国时期每一次南迁都与战争有密切关系南迁后他们渴望还能回到故土于是以“客家”自居意思是暂时客居他乡。然而祖祖辈辈就这样繁衍生息下来了融入了当地土著生活但改不了乡音、乡情因而全世界的客家人几乎都会说客家话。
荣昌的客家人聚集在盘龙镇这是第五次迁徙的结果。明末清初的战乱或瘟疫、天灾等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清康熙皇帝下《填川诏》于是轰轰烈烈历时一百多年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开始了湖广一带的客家人响应朝廷号召跋涉数千里入川分散在四川各地。客家人有一显著特征是群居即同是客家人必定许多户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因此当客家人在四川定居下来并成为新的四川土著人时有的客家族群随着历史变迁融入其他民族有的则保留了客家人的原始习俗依旧群居在一个村、一个镇。
盘龙客家人就是这样保留下来的。盘龙镇有8万多居民半数是客家人加之这一支客家人老老少少都能说客家话因而被誉为重庆最大的客家方言岛。
标签: 梅州客家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