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信QQ这两个产品,共同打造腾讯庞大的社交帝国。与很多人原本以为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红利下迅速崛起和普及的微信,已经成为中国第一社交应用,原来的QQ也没有被淘汰。反而通过对年轻用户的吸纳,成为一个更年轻的社交平台,并持续发光。
然而,QQ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产品时代并不短。不管你现在用不用,或多或少都会有和QQ有关的青春回忆。目前微信和QQ在腾讯内部属于不同的部门,甚至员工都在广州和深圳工作。移动互联网时代,QQ做了很多尝试和改变,在线状态的细节往往被密切关注。
最近手机版的QQ悄悄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可以实时显示对方手机的电量包括充电状态。这个变化在网上引起了很多讨论。有人觉得很有意思,也有人觉得没必要在QQ上加这个废话功能。
不断变化的在线功能
PC时代,QQ的主要载体是PC,无论是家里昂贵的大电脑还是网吧里的设备,它曾经都是QQ聊天的主要工具。当时的QQ用户,估计没有人会对线上隐形的功能设计感到陌生,毕竟它是最基础的入门知识。
简单来说,在你登录你的QQ账号并实时在线后,理论上你可以随时收到朋友的信息并及时回复,这就是所谓的“在线”。另一方面,如果你的QQ账号没有登录,自然会处于“丢失”状态,如果你给离线好友发消息,他只能在你下次登录时看到。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两种在线状态。实际上,情况更加复杂。例如,即使你实际上在线,你也可以将你的状态设置为隐身以避免被打扰。也许,你把状态设置为隐身,但你只是想被某些人看到,所以你有“隐身对其可见”的功能。相应的,还有“让它在网上看不见”的穿洞功能。
或许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并不太理解这种功能设计,但体验过PC互联网的人很容易接受这种产品理念。因为有线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大多数用户无法实时保持在线,所以线上线下识别就是为对方的反馈提供适当的心理预期。
移动互联网发展普及后,从技术上讲,社交应用不需要区分线上和线下,因为每个人几乎都可以一直通过手机和数据网络保持实时在线状态,收到的每一条信息都会通过推送机制出现在对方的屏幕上。
所以微信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上线状态差异化设计,从产品概念上来说是即时通讯应用。当“灰色头像”在联系人列表中不再可见时,微信可以给人带来更多新鲜感。
在这种情况下,十几年的QQ曾经尝试过改变:手机QQ的在线状态被取消,灰色头像看不到。
对此,腾讯通信产品总监方奎给出的解释是:
调整的初衷是让QQ有随时可以沟通的意识,就像短信一样,非常可靠。在发送之前,我不会想对方有没有打开。
然而,取消QQ的在线状态引起了用户的强烈反应。当时,大量用户在各大应用商店给QQ一星差评,堪比去年《流浪地球》粉丝给豆瓣的一星。当然后来腾讯做出了妥协,恢复了QQ的在线状态设置功能,而不是一刀切的默认用户实时在线。
目前手机QQ的在线状态选项相当丰富。除了过去的线上、离开、忙碌,现在还有开车、勿扰、飞行等十几个选项。既然在线状态无法消除,那么满足用户需求,让这个功能更好,应该是腾讯在QQ产品上的新思路。
现阶段,QQ的在线状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理性的功能范畴,更像是社交应用的“小尾巴”,通过更加个性化的元素来表达自己。
展示手机的力量能缓解焦虑吗?
很多时候,技术进步在提高效率之后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再区分线上和线下的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迅速提高了沟通效率,不可避免地导致“即时回复”在某些情况下成为心理压力。
前面我们提到过,腾讯的想法是逐步取消QQ的在线状态功能,让它成为像微信一样的实时通讯产品,但是遭到了很大的阻力。
历史的包袱决定了QQ无法像微信那样剧烈变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即时性”这一特性带来的心理压力。
在平时的社交礼仪中,电子邮件的回复时间可以长达三四天甚至一周。QQ的离线状态设计默认消息回复不需要第一时间完成,为用户提供了缓冲和释放压力的机会。
但是,在微信普及的今天,你发的消息往往期望对方第一时间回复。不知不觉中,不即时回复信息已经成为违反社交礼仪,需要道歉的事情。
“我刚洗完澡”“刚才在开会”“刚才电梯里信号不好”“手机没电了”……我们在解释第一时间没有回复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些理由。
其实微信也意识到了社交应用中的回复焦虑问题。张小龙曾经解释过微信为什么没有加入阅读功能:
我们想给人们一个撒谎的机会。我们所说的人性是什么意思?给他一个撒谎的机会,说我没看到。你不能准确地阅读短信。我们常说你的短信丢了,我们没看到。如果我们像机器一样束缚人,不一定是好事。
此外,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有时会导致双向焦虑。需要回复信息的人可能会陷入焦虑。同样,发送消息等待回复的人有时也会面临焦虑。技术发展和进步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你是80后或90后,你可能经历过贴邮票、寄信的时代。如果把时间往后推两三年,估计没人能指望短视频流行。
在信件和电子邮件的时代,我们不期待第二次回复。当科技带来无限便利,让远程交流无限接近面对面交谈时,期待立即回复的焦虑将成为最大代价。
这次QQ的更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焦虑。
QQ在原来的在线状态选项中添加了“我的力量”。打开后,QQ好友可以看到你手机的实时电量。
坦白说,这是一个不能再小的功能变化,但推出后却在网上引起了如此热烈的讨论。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和微信一样,作为拥有数亿用户的全国性应用,QQ每次出现都会受到关注和讨论,这是由其规模决定的。
其次,向朋友展示手机电量的功能,在实践中确实可能会产生一些有趣的效果。
有网友开玩笑说,打开电量显示功能后,再也不能以“没电了,下次再聊”为借口结束聊天过程了。也有人担心QQ能否读取手机电量信息,这意味着它在获取用户隐私数据方面又进了一步。
当然,归根结底,电力实时显示功能是新增的。至于开不开,其实选择权在用户自己手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QQ的权力信息共享功能可以缓解一些社会压力。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手机真的只有5%的电量,只有一个小区的信号,腾讯提供的代言有时候会比你自己给对方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对于像QQ这样用户数量庞大的即时通讯工具,一方面要尽可能提高沟通效率,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功能,增强用户粘性,让使用体验更好;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克制,慎重考虑用户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标签: qq隐身可见在哪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