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游戏

"北外青少英语怎么样",北外青少英语怎么样

沧澜 395

你们好呀!

最近大家应该有听到一款学英语的APP小狐狸,被称为“开口神器”。


我也在做测评。

但是今天先不写小狐狸,我的零碎想法还没有整理好。

小狐狸让我想起了一个很有趣的点,就是【语言】的互动。

这是好的教材,好的课程,好的老师,具备的共同特点。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


以前在北外青少的时候,有两套小龄段的教材是我教了时间最长的。

一套叫ODI,另一套就是大家总听我说的Kid's Box,简称KB.

ODI的特点是词汇量大,一样的话题,它比KB要多出4-6个词汇。

但是今天这篇不讨论词汇多少,我想让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两套教材的图片设计。

下面两幅图,左边是ODI,右边是KB,讲的都是玩具词汇。

大家看到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The millennium

估计咱们的感觉都差不多,左边的场景简单,元素少;

右边的场景丰富,元素多。

凭第一印象判断的话,不知道大家会喜欢哪一种。

也可能大家很少会注意到教材的插图。

我从教材设计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个新的点,你们应该会觉得挺有意思。

这两张图的主题都是玩具词汇。


假如我们讲完了6个玩具的单词,洋娃娃,小汽车,自行车等等。

接下来该练习了。

最简单的练习是,找一些玩具图片:


或者拿来几个真的玩具:


问问孩子:哪个是小熊?哪个是小汽车?

看看他们能不能听懂 “小熊,小汽车”。

然后拿起来一个玩具,看他们能不能说出来这是啥。


但是光这样问,语言上的互动有点单一。

所以我们一般会看看孩子之前学过什么句型,尽量不同的句型换着问。

比如问位置: 洋娃娃在哪儿?


如果孩子能回答出来“在箱子里”,说明:

一,他听懂了问位置的句型;

二,他听懂了“洋娃娃”这个词。

再比如问:谁拿着一辆火车?


如果孩子能回答出Lenny,说明:

一,他听懂了问 “谁有...” 的句型;

二,他听懂了“火车”这个单词。

在这样的不停重复中,孩子们把常用的句型也练熟了,把单词也学会了。

这就是语言的互动多。

看似没玩儿什么游戏,但是孩子的大脑一直需要理解不同的句子,是一直在动的。

那我们回到这两页图片,看看哪个适合做这种互动。

我们看ODI:


如果我们问孩子:“哪个玩具在沙滩上?洋娃娃还是汽车?”

这个问题几乎是无效的。

因为都在沙滩上,没有混淆项。


就像是出了一道单选题,但是三个选项都对。

如果我们问“谁拿着船?” ,意义也不大。

因为手里拿玩具的就只有这一个孩子,没有混淆项。


就像是出了一道单选题,选项只给了一个。

对比看KB.


Simon玩儿着汽车,Alex玩儿自行车,Lenny玩儿火车。

如果问“谁拿着汽车?”, 孩子需要从三个人中选出正确的。

就像是在做一道有三个选项的单选题,能检验孩子是不是听懂了。

类似给孩子提供选项的还有,电脑在桌子上,飞机在书柜上,洋娃娃在盒子里:


绿色球在盒子里,橘黄色球在地上:


所有的孩子都很开心,只有这一个小女孩儿不是:


虽然是不会说话的图片,但是却处处都在引导孩子进行语言的互动。

这个设计非常用心。

大家下次可以观察一下,好的课程,教材,和老师,都非常注重进行【语言】的互动。

还记不记得我之前分享过的一位特别好的外教:


我们看他的课,虽然没有游戏,但是不太容易走神儿。

因为他一直在进行大量语言的互动,让孩子的思路跟着他思考。

这页他在讲蔬菜,我们看看他进行了多少互动:

当我看到“蔬菜”的时候,我会想到“水果”。

他们有啥区别?

很简单,水果有种子;

如果里面有种子,就是水果;

蔬菜没有种子;

水果也是植物的一部分,是有种子的那部分。

切开一个苹果,里面有种子,它是一个水果;

切开一个西瓜,里面有很多种子,它是一个水果;

切开一个萝卜,没有种子,它是一个蔬菜。

即使孩子们在屏幕对面不能回答他的问题,但是如果难度合适,孩子能听懂,他们脑子是一直跟着老师的。

就像是有人和咱们聊天儿一样。

如果孩子面对面,或者能互动的话,效果会更好。

上次有妈妈问怎么引导孩子表达。

其实英语和中文是相通的,我们可以从这种好老师的教学中学到,很重要的一点是“进行大量的语言互动”。

这篇因为篇幅的关系,先不展开了。

下篇我单独来给大家总结,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进行这种互动。

标签: 北外青少年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