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宫从哪个门进?
西门为正门。兴庆宫最为特别这完全出于玄宗李隆基的任性。以往宫殿通常按照“前殿后院”的格局兴庆宫反其道而行之北面是行政区南面是娱乐区。就连兴庆宫的正殿兴庆殿也不在宫城的中轴线上位于宫殿的西北角。而兴庆宫的正门是朝西的兴庆门而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南门。宫城内的殿堂大多是楼房结构建造复杂费时费力却显得更为豪华气派。
监听、刺探、杀人……明朝特务组织“厂卫”是如何一步步黑化的?
厂卫是指明朝两个不同的内廷侦查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合称厂卫。西厂、内行厂存在时间较短东厂时间存在最长锦衣卫原为内廷亲军皇帝的卫队这两股势力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有明一代一直存在。作用有点像现在的秘密警察、特务机构。
一、厂卫制度的确立
明朝为了强化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开始设立特务组织并逐渐形成厂卫制度。厂卫是间接引起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在组织形式上厂卫是两个系统但关系极为密切。且不论他们的直接的顶头上司都是皇帝俨然是一个猎人手牵两条猎狗。”这一制度对明朝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或隐或明的影响。
二、主要职能及影响
从明朝厂卫的产生、发展、消亡来看它伴随了明王朝的终了可以说厂卫对明王朝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从厂和卫各自的职能出发可试图分析出各自职能之下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1、锦衣卫
《明史·职官五》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
锦衣卫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锦衣卫”专掌缉捕、刑狱和侍卫之事直属皇帝指挥。 锦衣卫官员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四品镇抚二人五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五品下属有将军、力士、校尉、有法庭和监狱其中“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即“诏狱”。
权力(整体):皇帝的直属官可以调查所有官员的隐私不受到拘束并且自己还有专门的监狱即“诏狱” (即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值得一说的是通常锦衣卫在逮捕嫌犯之前会发给其“驾帖”作用相当于现代的逮捕证。 平日里没有朝会活动时各卫亲军分别值守皇城四门唯独锦衣卫将军在午门外昼夜守卫总共100人。午门是宫城的正门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可见锦衣卫地位之高。
尤其锦衣卫“执掌廷杖”非常的暴力。 即皇帝在朝廷上杖责臣下是对官吏的一种酷刑明代往往由厂卫行之。廷杖据史料记载始于东汉光武帝刘秀杖打大司空刘据其后各代都有过廷杖的记载不过只是少数。但是到了明代廷杖制度化了其次数之多手段之狠为历史罕见。此刑对士大夫的肉体和心灵都是极大的损害但有明一代史书中关于廷杖的记录却是连绵不断的。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武宗打算化名南巡群臣纷纷劝谏明武宗大怒下令廷杖劝谏南巡的146位大臣结果打死11人;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的 “大礼仪”事件明世宗因此下令廷杖134人打死17人;天启四年(1624年)魏忠贤以皇帝名义下令廷杖工部侍郎万憬一百。太监们先到万憬家把他痛打一吨然后再拖到朝门前由锦衣卫行刑万憬被打得遍体鳞伤四天后不治身亡 ...…
纵观有明一朝的锦衣卫尽管也出过袁彬、牟斌这样比较正直的指挥使但总的来说其职能主要还是为明朝的极端专制制度充当帮凶。“诏狱廷杖立枷之下士大夫不但可杀而且可辱君臣间的距离愈来愈远天皇圣明臣罪当诛打得快死而尤美名之曰恩。礼貌固然谈不到连主仆间的恩意也因之而荡然无存。”有了锦衣卫这样高效率的工具更加方便了明朝的皇帝压制士大夫阶层、下层民众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社会活力的极大降低。
2、东厂
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盖迁都后事也。”
随着锦衣卫的权力越来越大“结果皇帝对他给予锦衣卫的广泛权力警惕起来也认识到了专门依赖锦衣卫搞调查工作的危险性。他于是更转向被委派负责东厂的宦官们他们在秘密工作中终于超过锦衣卫有时甚至也直接调查锦衣卫。”
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其权力甚至超过了锦衣卫只对皇帝负责不经过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 东厂侦缉范围非常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衙门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要派人查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察范围之内。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相比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的形式进行汇报要方便的多。到了明中后期东厂的侦缉范围甚至扩大到了全国连远州僻壤也出现了 ““鲜衣怒马作京师语者转相避匿。”
3、西厂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时设立后来撤除。西厂成立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
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经由皇帝同意之后当然就是严刑逼供争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
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成化十三年(1477年)五月内阁大学士商辂及同僚万安、刘珝、刘吉上疏历数汪直的十大罪状认为宪宗宠信汪直致使“人心汹汹各怀疑虑”; 他们还特别指出上年七月有妖物伤人而今的汪直用事正是妖物出现的应验要求宪宗革除西厂废黜汪直如此才能安天意、回人心。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是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
4、内行厂
内行厂职能与东西厂一样但侦缉范围更大甚至包括东西厂和锦衣卫。内行厂的权势极大东西厂也在它的侦伺之中较之东西厂其滥施的刑狱有过之无不及。内行厂自创刑罚“罪无轻重皆决杖永远戍边或枷项发谴。枷重至百五十斤不数日辄死。”一时间锦衣卫、东西厂、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平存缇骑四处天下骚动。
正德五年刘瑾倒台後内行厂与西厂亦一同被裁撤。虽然内行厂仅存在五年但亦残害了不少忠良。《明史·刑法志三》载:“得颛刑杀擅作威福贼杀良”。
三、厂卫的关系
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内行厂都是特务部门专门从事保卫皇帝的侦缉活动厂卫都可以不通过司法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集保卫、侦查、控诉、审判、执行职权于一身。因此可以说二者的性质和任务是一样的。
而二者同时也是存在差异的: 其一锦衣卫是军队东厂、西厂、内行厂则不是军队性质的组织可以说是纯粹的特务组织。 其二锦衣卫的长官一般都由外戚或功臣担任;而东厂、西厂则由太监统领的。 其三厂、卫不是并行的卫在厂的监督之下。 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则是后来居上。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 故厂的势力总要大于卫。
卫与厂结合在一起保卫职能、警察职能、行政职能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整套政警合一的特务系统适应了维护集权专制统治的需要。 锦衣卫侦伺一切官民;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西厂有时还监视东厂内行厂则监视官民和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所有侦察机关。
厂卫制度是明朝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产物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到最终形成厂卫制度。虽然是两大独立系统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排斥与竞争它的产生与明初皇帝的特经历有关同时宰相制度的废除和皇帝对朝廷百官的不信任亲兵和内臣迎合皇帝的需要被赋予大权终亡于有明一代。
从厂卫制度的产生就可以看出这一制度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政治制度的怪胎。因此在对它进行评价的时候在肯定其在集权之下体现一定的分权思想、初期有一定的反腐败作用更应看到其作为一项政治制度的严重缺陷及由此对当时社会的消极影响。超出法律之外的权力滥施毒化了明王朝的政治风气整个国家的发展缺少良好的制度支撑从而使君主专制最坏的一面得以极致发挥。压制士大夫阶层社会活力丧失同时为宦官专权提供了可能。“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在这里看来也是有相当道理的。
东京汴梁城主要特点?
宋东京汴梁今之河南开封 是一个因大运河而繁荣的古都。五代开始成为政经中心后周正式定都于此北宋更形富饶人口近百万。城三重相套,第 二重内城即唐时州城,史载“周二十里五十步”内城中心偏北为州衙改建成的宫城最外的郭城为后周显德二年(955)扩建,周40余里。由宫城正门宣德门向南通过汴河上的州桥及内城正门朱雀门到达郭城正门南薰门是全城纵轴,州桥附近有东西向的干道与纵轴相交,为全城横轴。这些都和汉魏邺城以来都城的布局相似。在宫城外东北有皇家园林艮岳,城内有寺观70余处,城外有大型园林金明池和琼林苑,这些都丰富了城市景观。汴梁首次在宫城正门和内城正门间设置了丁字形纵向广场。这些,都对以后直至明清的都城布局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渐发达晚唐五代时已开始临街设店,宋代的城市正式取消了唐代的里坊制度和集中市场制准许邻街设店。这使此后的都市面貌多样化丰富了市民生活也改变了都市规划的结构。我们可以从宋画《清明上河图》清楚地看到这些。 平江即今苏州 是江南平原上手工业和商业汇集的水运城市。 南宋临安即今之杭州是早期海运贸易中心和江南的文化古城。北京当时为辽南京后为金中都以至后来的元大都成为全国新的政治中心乃告确定又经过明清两代的经营终成为世界不朽名城之一 。
标签: 宫城的正门被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