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游戏

再忆张伯伦:一退再退的悲剧尽头,再忆张伯伦:一退再退的悲剧尽头:

玖凉 172

一墨


前英国首相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1869年3月18日,那位和“绥靖政策”几乎画上等号的英国首相亚瑟·内维尔·张伯伦出生。如今,153年过去,他的个人与时代悲剧,又再次被人忆起。

“滚出去!滚出去!辞职吧,老兄!辞职!”1940年5月7日深夜,英国议会大厦里沸反盈天,批评声、怒骂声不绝于耳。很多反对派议员更是失去往日英伦绅士的风度,将手中的文件卷成匕首状,狠狠砸向坐在辩论桌前的一个男人。

眼前这一失控的场面在英国史无前例。此时被羞辱的那个男人,不仅没能有效地为自己辩护,而且强撑着不为人知的病体,默默承受着这铺天盖地的羞辱。

更没人想到,此时他离生命的终点只有半年时间。

临终前,他还不禁哀叹:“在我担任公职的一生,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毁于一旦。”

此人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其实一年多前,他可不是这样的状态。

“这是历史上第二次英国首相从德国带回保持尊严的和平,我相信这就是我们一个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1938年9月,张伯伦携带着签署好的《慕尼黑协定》回国后,在机场挥舞着协定,向英国人喊道。

希特勒获得了193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不过,英国民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并没能像张伯伦所许诺的那样,睡上个安心觉,因为希特勒在欧洲大陆并没有停下战争铁蹄,而2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人间炼狱的惨状依旧历历在目。

在那场战争中,33个国家与15亿多人被卷入战争,战场上伤亡人数高达3000多万,因战争死于饥饿和其他灾害的人达1000万左右,各交战国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

英国尽管惨胜,死亡人数却高达上百万,军费开支达上百亿英镑,国民财富损失近1/3。一战前,美国欠英国30亿美元,战后英国倒欠美国47亿美元。

面对如此残酷的代价,一战后英国乃至欧洲,都弥漫着一股“厌战”的情绪。1938年,张伯伦去慕尼黑,据说有70%英国民众支持。当他从慕尼黑回到英国之时,无数期盼“和平”的民众,在机场不眠不休等待他。

当他在机场高举《慕尼黑协定》,宣布他带回一代人的和平的时候,民众为之欢呼喝彩。《泰晤士报》更是如此评价:“没有任何一个从战场凯旋的征服者得到过更高的荣誉。”

无独有偶,当时法国举国上下,也是弥漫着高昂的厌战情绪。虽然按照一系列条约,法国人有责任阻挡希特勒对捷克的宰割,但是一句“你愿意为捷克斯洛伐克送死吗”,把西方大国的顾虑演绎得淋漓尽致。

然而,“张伯伦”们在渴望《慕尼黑协定》带来和平之时,不知是否感同身受到十多年前,德国民众接受《凡尔赛和约》的无奈与绝望。

在《凡尔赛和约》下,德国丢失了1/8领土、1/10人口,还丧失了重要的工业区、65%的铁矿以及45%的煤矿。在赔款上,德国共需要赔偿各战胜国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这一数字相当于1921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倍。

此天价赔款对于战后的德国来说,仿佛要榨干每一个德国人身上的血汗钱,并且让其后世子孙永远成为英法的经济奴隶。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停战协定。”接受德国投降的法国将军福煦,如此评价《凡尔赛和约》。

20年后,欧洲局势不幸朝着福煦预言的方向发展。最终,1939年9月1日,希特勒裹挟着复仇的民粹主义闪击波兰,二战由此爆发。

历史总有它讽刺的一面。在瑞典议员埃里克·勃兰特提名下,希特勒获得了193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1938年9月,张伯伦携带着签署好的《慕尼黑协定》回国,在机场发表演讲

希特勒被提名的理由是,1938年他与法国、英国签订《慕尼黑协定》。而在希特勒获得提名的同时,张伯伦也“荣幸”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当初,希特勒是凭借着“我们要撕毁那将我们推向地狱的《凡尔赛和约》,我们要重新站回世界的舞台,我们要让那些欺压我们、分割我们国家的强盗们后悔”的承诺,攫取了德国大权。

不过在刚上台之时,希特勒却呼吁与英法等国展开“和平合作”,并建议一同签订“任何庄严的互不侵犯条约”,同时积极响应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和平裁军”方案,甚至表示为了“和平”,德国愿意解散全部军队。

1935年,希特勒更是专门发表一通“和平演说”,把“西方无战争”的愿景说得天花乱坠。因此,西方报刊一度以为“危险分子”希特勒浪子回头,为其喝彩。《泰晤士报》更是发表主题为“重建良机”的社论,为希特勒的“和平”交响乐伴奏。

不过他们不知道,希特勒私底下却对其心腹库尔特·卢德克表示:“口头可以讲讲和平,内心都要想着战争。”事实证明,希特勒这一系列鼓吹和平的举措,只不过是为了暗中推动战争而释放的烟幕弹。

在希特勒的蛊惑下,张伯伦一度认为希特勒是有和平诚意的,并相信英德两国对于和平有着根本一致的利益。

同时,张伯伦一定程度上同情德国在《凡尔赛和约》上遭遇的不公,把德国的扩张自我理解为德国旨在恢复一战之前的边界。当德国人冯·克莱斯特警告张伯伦,希特勒是“唯一真正的极端主义者”时,张伯伦将其视为对希特勒的污蔑,而拒绝理会。

面对张伯伦这种暧昧的情感,希特勒也十分擅长激发他的内疚感,并以此来在“外交谈判”上讨价还价。

张伯伦曾当面逼问希特勒:“你说300万苏台德日耳曼人必须纳入德国,做到这一点你就满意了吗?你不想要更多东西了吗?我这样问是因为,许多人认为这并不是全部,认为你想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1919年6月,巴黎,军官站在桌子和椅子上,透过窗户观看《凡尔赛和约》的签署

希特勒却答道,他当然不想要许多捷克人,但是苏联会用捷克来威胁德国安全,因此捷克的分崩离析,对德国的安全大有益处。

其实,对一战后的德国怀有同情方面,张伯伦不是特例,英国普遍弥漫着这样的情绪。当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重占该区,英国民间舆论异常平静—而同时期,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国民间舆论却是一片哗然。

面对希特勒不断挑战《凡尔赛和约》的行为,英国人在某种程度上将其当成是德国在争取它应得的权益,而给予谅解。

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曾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

从19世纪晚期的“光荣孤立政策”开始,英国就一直企图要在欧洲大陆维持“均势”,而自己从中扮演“渔翁”的角色。

在一战后的20年里,由于战争的后遗症,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重创,英国日不落帝国的余晖愈发暗淡。因此,这种均势对维护英国摇摇欲坠的“霸主”地位至关重要。

一战前,英国可以通过挑拨法德宿敌之间的关系,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但此后,《凡尔赛和约》确立了法国在欧洲大陆一家独大的地位。

更令英国人眼红与不安的是,1932年当英国只有四五百架飞机的时候,法国却有2000架以上。时任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强调说:“法国是现在唯一可能给我们造成麻烦的国家。”

令英国人眼红与不安的是,1932年当英国只有四五百架飞机的时候,法国却有2000架以上。

《和平大使》一书也曾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

或许正因如此,在《凡尔赛和约》的框架下,德国得以以一个统一体保存下来了。为此,英国试图把德国操弄成一只能在欧洲为英国利益火中取栗的猫爪。

在希特勒运筹帷幄、步步为营突破《凡尔赛和约》的过程中,英国天真地认为,满足德国“合理”的诉求后,希特勒会守住和平的底线。因此,当德国企图要废除《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之时,英国非但没有制止,反而在1935年初迫使法国发表会谈公报,表示愿意通过协商来废除和约中该条款。

或许是看穿了英国的心思,同年3月,希特勒悍然宣布,单方面废除和约有关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不仅如此,法国和比利时在1923年联合出兵占领鲁尔区来催促德国支付赔款的举动,遭到英国坚决反对。

同时,为了振兴德国工业,英国伙同美国,一起迫使法国接受道威斯计划和扬格计划。在英国的操作下,德国得以通过与欧洲六国缔结《洛伽诺公约》,以及加入国联,恢复其大国地位。

从一战结束到1935年这一时期,对德国一系列的绥靖,是建立在英国有足够力量驾驭尚在复苏中的德国的自信上。不过二战前几年,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如同“脱缰野马”,使得英国的“绥靖”逐渐演变成为委曲求全的无奈。张伯伦更是低声下气,三次飞奔德国乞和,这一结局英国应该始料未及。

除了扶德抑法,英国对德“绥靖”背后的“祸水东引”,也是“司马昭之心”。

由于政治基因相异,苏联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西方国家就开始不待见它了,甚至总想把它掐死在娘胎里。

英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头羊之一,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掐死苏联的机会。丘吉尔曾回忆说,早在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巴黎和会上,西方大国领导人便认为战后,单靠战胜国去对付苏俄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必须借助德国去“解放”苏俄、复兴东欧。


艺术家打造五千个小冰人,放置在英国张伯伦广场的台阶上,纪念一战阵亡士兵

对于苏联强大的军事机器,张伯伦也是十分忌惮。他认为,苏联在它的“爪子可以够得着的地方”,都能给人留下一些非常严重的伤痕,所以更加坚信自己推行绥靖政策对于维持西欧“团结”的重要性。

因此,张伯伦要尽力避免英国和德国相互残杀,避免苏联坐收渔利。然而,令张伯伦意想不到的是,当初炮制“国会纵火案”、大肆杀害共产党人并公开叫嚣反苏的希特勒,竟能抢在二战爆发前几天,与苏联达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如今很多着作或大家之言,往往都把二战爆发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张伯伦和他的“绥靖政策”。但“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样公平吗?

一战后,英国社会弥漫着厌战的情绪,以及对德国的同情,这些都是张伯伦绥靖政策的“土壤”以及催化剂。张伯伦二战前疲于奔命,不惜三次飞奔德国,被希特勒羞辱玩弄,这与一战前爱德华·格雷的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外交行为相比,折射了英国“日不落”帝国辉煌不再的无奈。

更可悲的是,英国人遇上了希特勒这个百年难遇、不讲原则的战争狂魔。所以与其说,绥靖政策是张伯伦的个人悲剧,不如说是整个英吉利民族的时代悲剧。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