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报警量年均4.6万余起
北京119接处警和调度指挥模式与通讯技术进步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密不可分,从上世纪90年代的程控电话调度台、手写调派单,逐步演化为如今的智能化接处警系统,指挥中心也从最初的通信组、调度室发展为集应急值守、力量调度、远程指挥、辅助决策、信息汇聚、数据分析、灾害预警于一体的合成化作战“大脑中枢”。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02年以前,北京“城八区”火灾报警由市119集中受理,而郊区县由消防中队电话室分散受理,调度指挥主要靠一部电话、一部电台、一本台账,虽简洁迅速,但互不连通,遇有大火巨灾无法在第一时间建立联动高效的指挥体系,特别是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群众报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市民报警电话因受技术条件影响,需要在市区县之间转接。为此,2002年,市119主动求变,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将郊区县接警线路和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全市的“统一接警,集中调派”。
2021年,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聚焦“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使命对总队指挥中心现代化功能布局、智能化接处警系统、专业化联动平台进行改造升级,调配一大批懂指挥、会打仗、善攻坚的战训业务骨干充实到调度指挥队伍当中,并率先实施“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制定出台5大类30项初战机制改革措施,使接警出动至到场展开整体平均用时比过去快了近4分钟,向全国推出了“北京经验”“北京模式”。
而随着首都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建成区面积迅猛发展至目前的1599平方公里,119报警量由年均1.2万余起增加至年均4.6万余起,上升300%。基层消防力量也由原有的53个消防站、260余辆消防车,增加至目前的358个消防站、1315辆消防车,外加2万余支自防自救力量,对当前总队“统一接警、集中调派”的指挥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