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简称吉林,省会长春,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北邻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东邻俄罗斯,东南与朝鲜隔河相望。全省国土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底,吉林省常住人口2690.73万人。
吉林的建立始于清朝。1653年,宁古堂安邦张静成立。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为“吉林乌拉”,因此得名吉林。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在吉林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苏神、色欲、东湖三个部落。
从舜、禹到夏商周时期,吉林省的古代民族开始与中原王朝建立朝贡关系,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朝时,美威满朝鲜设宣土郡,辖吉林省东南。吉林省先后隶属于沧海县、林屯县、乐浪县、范缜县和宣土县。这是吉林地区被纳入中原王朝行政建制的开始。
公元前37年至公元前668年,高句丽活跃在吉林,一度定都于马鲁杜山和集安内城,与东汉、曹魏、隋朝等中原政权交恶。鼎盛时期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朝鲜半岛北部。
唐朝时期,唐朝与新罗联合灭高句丽,建立安东都督府,西北地区属于唐朝的杜威都督府。
公元698年,苏漠河首领大左戎在敦化东牟山建立震州。公元713年,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王。
公元762年,唐朝圣旨将渤海升格为州,公元926年被契丹所灭,渤海改为东单州,西有黄龙府。
辽朝时,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属东京道管辖,西部属上京道管辖。
金在其辖区内设置了上京路、北京路、东京路、成平路、海兰江路,基本上覆盖了今天吉林省全境。公元1215年,女真普贤万奴建立东镇国,公元1233年被蒙古所灭。
元朝时,吉林地区属中书省辽阳等地管辖,包括中书省开元路、北大道、泰宁路和中央枢密院直属的承平府。
明代,吉林大部分地区属于努尔戆徒,西部的洮南属于大宁杜诗泰宁卫,东南部的建州卫是建州女真的发祥地之一。
清初,吉林地区设立了宁古塔昂邦张静。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取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后宁古塔将军的居所迁至吉林市。
公元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为吉林将军,吉林由原来的城市名称扩大为行政区称谓。
1860年,中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吉林省沿海被割让给俄国,吉林成为内陆省份。
1907年,吉林省正式成立,省会设在吉林市。民国时期,吉林省的划分沿着清朝旧体制不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地区,伪满洲国成立,改长春为新北京为首都。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从此吉林省全境解放。
吉林省辖9个地级行政区,包括8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分别是长春、吉林、四平、通化、白城、辽源、松原、白山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标签: 吉林省属于哪个省